您所在的位置:哈尔滨儿童医院 > 多动症 >

多动症的原因!

1、含铅的食品不要吃  相信大家都晓得含铅食物会加重孩子多动症的情况,甚至会引起小儿多动症的发生。小编就不多说了,直接为大家列出含铅的食品:松花蛋(包括广告宣传的无铅皮蛋)、爆米花、葵花籽、甘蓝、莴苣、罐头食品、腌制咸菜、路边蔬菜(受汽车尾气的污染)、劣质铁锅炒出的食品、含铅过高的餐具夹盛的食物(尽量不要使用内壁带图案的餐具、不要使用涂有花纹的筷子、勺子)、隔夜水(清晨从水龙头接水时可先放2-3分钟)、海鲜等。  2、含铝的食品不要吃  含铝过多的食物也可以引起脑神经生物化学的改变,影响视觉、记忆、感觉、思维、行为等方面的变化,而引起多动症。食物包括:油炸食品、油条、凉粉、凉皮、拉皮、海蜇、炸薯条、炸薯片、膨化食品等。  3、海鲜产品不要吃  目前大量贝类、虾蟹等海鲜产品正面临着严重的污染(石油、化工、废物排泄),不法商贩为了盈利,用各种药水浸泡海鲜提亮色泽、遮盖异味。经常食用不但没有营养,反会在孩子体内积存更多铅、铝等有害物质。  4、含酪氨酸类食品不要吃  过量食用含酪氨酸的食物,会使有家族遗传史的儿童患多动症的几增加或使症状加重。家长要擦亮眼睛为孩子把关,这些食物包括:乳制品、糕点、臭豆腐、茶叶(含咖啡因的各种饮料和食品)、腐乳、酱油等;另外多动症孩子也不适合吃西红柿、苹果、橘子、杏(内含甲基水杨酸盐类成分,如果过多摄入,会影响大脑神经信息的传递,加剧多动症状)等。  5、某些调味品不要吃  像味精、胡椒、大茴等调味剂、柠檬黄等人工色素(可用于做糕点、雪糕、糖果、泡泡糖)会影响孩子的智力,应该进行限制,待孩子长大后再适量加入。  6、含糖分多的食品不要吃  现在各种色彩鲜艳、外形可爱的食、糕点都在吸引着孩子们,可是这些东西大多都是高糖产品,食入会让孩子能量过剩,活跃度增高,加重多动症,比如点心、糖果、巧克力、果冻、蜜饯、冰淇淋等。同时也要避免那些添加了人造甜味剂的食品。  孩子们年龄小,主要通过视觉、感觉判断对外界事物性质的好坏,所以妈妈们要耐心劝解孩子,并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为孩子分析其中的原因,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克服的。  可能很多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出现过于好动、顽皮的情况以后非常着急,带小孩来医院咨询孩子好动是不是得了“多动症”?北京华科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刘皓然主任认为,其实儿童多动并不等于多动症,儿童好动是天性,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,就通过视、听、触、摸等感觉器官来感知、认识,儿童通过模仿、玩耍、游戏、甚至争吵来增进自我意识和心理防御机制的发展和成熟。  而多动症是指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(ADHD)是比较常见的儿童时期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:在认知参与的活动中,注意力不集中多动,注意缺乏持久性,活动量多且经常变换内容,冲动行为,唐突、不顾后果、容易分心为主要特征。  刘主任指出,儿童多动症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,学龄期症状明显,随年龄增大逐步好转,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。智力可以正常或接近正常,常伴有学习困难,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价低下,男孩数倍于女孩。那多动症儿童是不是可以不去管他等他自己慢慢好转,但儿童多动症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:  对个人的危害,多动症儿童在学习上不能专心,不能主动去学,造成学习成绩下降,在行为上不能自控,表现为不服管束,被人歧视。重症多动症儿童则学习成绩明显下降,不能跟班,难以读完小学及初中,在行为上惹是生非,干扰他人。随着年龄增长,因无自控力易受不良影响和引诱,可发生打架斗殴、说谎偷窃,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。  对家庭的危害,多动症儿童学习不仅成绩较差,还厌学、逃学扰乱课堂秩序,因此常常被老师叫去批评,使家长恼羞成怒,回家后便对孩子施行责骂、棍棒教育。有的再请家庭教师,浪费时间和金钱也无济于事,有的使孩子对家长产生对抗情绪和厌学情绪,影响家庭和睦。  对学校的危害,在学校里,多动症儿童经常扰乱课堂秩序、打架斗殴、偷窃破坏、成绩低下,即使老师花很大精力也收获甚微,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。所以对多动症患儿应早期诊断、早期干预、早期治疗。予相应的治疗是必要的。通过治疗使患儿的注意力缺陷得到改善,消除不良行为和厌学情绪,帮助孩子解决不善于结交朋友的问题、缺乏自信心的问题,还可以加强孩子的组织能力。  多症症危害严重,家长应引起高度重视。如发现孩子有异常症状,应及时带孩子进行诊查,以免耽误孩子病情,给孩子造成伤害。多动症不是绝症,是可以通过干预治疗进行恢复的。所以,早发现,早治疗,是治疗多动症的关键了。以上这些表现在给我们发出异常的信号,值得去关注。比较好找到有心理治疗经验的医生,才能识别准问题和“对症下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