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哈尔滨儿童医院 > 抽动症 >

总是一个人在角落,这抽一下,那抽一下?怎么办?

  别的娃儿都能正常嬉笑打闹

  为啥咱家娃儿总是一个人在角落,

  这抽一下,那抽一下?

  昨天眨眼睛,今天抽鼻子

  你还不能说他,越说越频繁

  ……

  趁周末带孩子去医院“转一转”

  拎了一大堆药,一段时间后却没效果

  ……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?

  .

  .

  .

  你可能需要带孩子去儿童发育行为科“转一转”

  频繁眨眼、耸肩、摇头、抽鼻子等,还有可能是孩子患上了抽动症,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,表现为患者某部分肌群不自主的、突然的多发性抽动,发病年龄为2-15岁,绝大多数在10岁前发病,以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为主。

  抽动症科普时间

  抽动症通常以眼部、面部或头部抽动作为症状,如歪嘴或摇头等,之后向颈、肩,肢体和躯干发展,从简单抽动发展为复杂抽动,还会有吭吭声、哼哼声、嗯嗯声、污言秽语等。

  但临床上,“傲娇”的抽动症,并非这么简单……

  它还有三种常见并发症:

  多动症、强迫症和品行障碍

  抽动症伴发多动

  表现为除肢体抽动、面部抽动、声音抽动外,还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、涣散、多动、冲动、成绩下降等情况。这些都是抽动症并伴有多动症的表现。

  抽动症伴发强迫症

  两者并发可能会表现为:明知不对而欲罢不能,始终无法摆脱,有时很痛苦。会出现自残行为:如咬舌、咬破手指、损伤皮肤、毁容等。甚至流露出不想活下去的念头。对此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,防止意外。

  抽动症并发品行障碍

  一些抽动症患儿家长以及亲友,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患儿进行批评教育,甚至进行打骂等都会引起抽动症患儿的品行障碍,病情的加重。甚至会导致患儿的反社会倾向,造成无法估计的反社会行为。

  所以临床上治疗抽动症,会采用身心同治的方法,因为患儿需要综合治疗。既要针对抽动情况治疗,又要注意治疗孩子所表现出的行为障碍,强调药物治疗、物理因子治疗与心理行为治疗相结合,注重治疗的个体化。

  生活中怎么帮助患儿?

  告诉你—

  想要帮助到抽动症患儿,首先父母必须认识到,孩子抽动症状表现是疾病所致,并不是故意出怪相,避免对孩子采取指责、谩骂等方式,生活中要避免患儿过度疲劳兴奋、情绪紧张,不要过多食用辛辣刺激、油腻、富含色氨酸等食物。积较配合治疗,及时跟医生沟通,对孩子要有适当的鼓励和赞扬,切勿突然减药停药和停止训练。